目標160萬,完成38.6% 新能源上半年過得究竟咋樣?
作者: 宏瑞
更新時間: 2020年06月10日 20:38:36
游覽量: 150
簡述:
時間來到7月中旬,又是公布6月份以及上半年銷量的時間節點,當然國內整個汽車市場還是處于一個低氣壓的情況。
時間來到7月中旬,又是公布6月份以及上半年銷量的時間節點,當然國內整個汽車市場還是處于一個低氣壓的情況。對于汽車廠家來說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是一些合資品牌,愁的則是絕大多數的國產品牌。不過和這些傳統車銷量不同的是,這個低氣壓似乎并沒有影響到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4萬輛和15.2萬輛,環比5月增長19.4%和45.6%,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6.3%和80.0%,增幅較5月份有明顯提升。而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4萬輛和61.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5%和49.6%。
6月為傳統銷售淡季,為何能夠大幅增長?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在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市場,6月和7月都是傳統的銷量淡季。傳統燃油車能夠在6月份有一定的回暖很大原因在于,國五換國六,各大經銷商都在瘋狂清庫存的關系,相信到了7月份依舊會維持上半年的狀態。

而對于新能源品牌來說,6月份首先保持增長是屬于常態,因為國內新能源一直都處于一個比較快速的發展。但是相比5月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則是因為6月為補貼退坡的最后一個月,很多消費者為了能夠拿到補貼,所以都會趕在6月25日之前購車。這也是一個刺激新能源汽車在6月增長幅度較大的因素。
不過,隨著新能源市場的日漸成熟,相信就算沒有這樣的政策,新能源乘用車在之后也會延續前幾個月的增長態勢,只是增幅相對來說會減少一些。
年目標160萬輛,完成全年目標38.6%
今年年初,中汽協對于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預測是160萬輛,目前已完成38.6%,還有100萬輛的差距能否完成?其實從前兩年的銷量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在下半年的銷量要遠高于上半年。

不過前兩年補貼力度較大,可是今年下半年補貼力度下降很多,這也為下半年能否有前兩年一樣出現大幅增長打上了問好。并且隨著補貼力度下降,很多車企都打出價格不上漲的空號,新能源車企也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盈利壓力。如果部分車企頂不住壓力,進行了漲價,消費者在購車時相信也會更加遲疑。
其實除了以上關于銷量的問題,新能源在今年上半年還是有很多話題,一起來看看吧!
新能源企業為何集體進入出行領域?
不知道屏幕前的您有沒有發現,不知不覺中身邊穿梭的車輛出現了越來越多如“有鵬出行”、“如祺出行”等等眾多新能源打車軟件,并且共享租車的軟件也越來越多。眾所周知,國內的出行龍頭企業滴滴出行,在2018年還出現了109億的虧損,那為何眾多車企還要選擇進入出行領域呢?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難道是想和滴滴分一杯羹,我想這應該很難實現,畢竟滴滴在國內的市場占有量太大,并且這些剛推出的出行軟件也并沒有價格優勢。舉一個例子相信大家就都能明白了。

在國內的傳統車企布局出行領域里,吉利應該算是最具代表性的這個品牌,旗下的曹操出行是中國首個獲得網約車牌照的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吉利汽車在剛剛推出新能源的時候,由于對市場并不了解,通過曹操專車的大數據可以得到更多的數據反饋。其次在生產制造上,曹操出行可以很好的平衡生產企業的波峰和波谷,避免生產制造大的波動帶來產品和供應鏈的危機。并且在銷售端,曹操出行本身就是一個大客戶,每次都以5000-8000左右批量購買新車。在營銷端,曹操出行本身就是一個廣告,在很多二線城市都可以看到很多的吉利汽車,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應該是商業模式的拓展,出行只是汽車制造商拓展出的另一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