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紅40款貝雕作品獻禮深圳特區40周年
作者: 宏瑞
更新時間: 2020年09月28日 02:56:58
游覽量: 83
簡述:
貝殼紅貝雕《錦繡中華民俗村》,精心雕琢的原色貝雕,充分展現了錦繡中華以微縮模型的形式集中展示中國的名山
《錦繡中華民俗村》—— 貝殼紅40款貝雕作品獻禮深圳特區40周年
2020-09-08 12:17
來源:貝殼紅文化藝術館
原標題:《錦繡中華民俗村》—— 貝殼紅40款貝雕作品獻禮深圳特區40周年
作品二十二· 錦繡中華民俗村 ·
漢族的牌坊群、北京的四合院、傣族的竹樓、哈薩克族的氈房……這些原本相隔迢迢的經典民俗建筑,錯落有致地散布在錦繡中華民俗村內。

錦繡中華民俗村(簡稱錦繡中華),坐落在風光綺麗的深圳灣畔,分為錦繡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兩部分。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內容最豐富的實景微縮景區,生動地再現了中國作為多民族國家風格迥異的建筑、生活習俗和風土人情。

· 遍覽中華 ·
這里,集結了中國眾多“世界之最”:最長的城墻——長城、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最大的宮殿——故宮……還有如詩如畫的漓江山水、蘇州園林等,表現了高水準的中國傳統民居建筑設計工藝,一步一景,令人沉醉。

展開全文
華夏民族大廟會、潑水節、火把節、西雙版納風情月、內蒙古風情周等大型民俗活動,則多角度、多側面地展示出我國各民族原汁原味、豐富多彩的民風民情和民俗文化,讓游客充分感受中華民族的靈魂和魅力。

“一步邁進歷史,一天游遍中華”,錦繡中華微縮景區因此被譽為“開中國人造景觀之先河”的杰作。
貝殼紅貝雕《錦繡中華民俗村》,精心雕琢的原色貝雕,充分展現了錦繡中華以微縮模型的形式集中展示中國的名山大川和人文古跡的恢弘,綠樹掩映中,各式角樓分外奪目。



作品22

原色貝雕 手工雕刻

原色貝雕 手工雕刻 細節
· 旅游“金招牌” ·
據悉,為了真實再現原景觀的風格和藝術價值,錦繡中華在建設過程中邀請了原景物所在地的文物研究部門以及上百名著名的古建專家、雕塑藝術家、園林工藝專家當顧問或親身投入創作。當時全國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20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專程赴深圳進行雕塑創造。
正是因為對歷史文化與民俗的高度重視與精心的籌備、還原,成就了錦繡中華,成為“中華歷史文化、旅游文化之窗”。
這也體現出深圳對于文化與旅游建設的重視。
1989年,錦繡中華點燃了主題公園時代的第一把火。隨后,世界之窗、歡樂谷、東部華僑城等一大批主題景區先后問世,主題公園成為深圳旅游業享譽數十載的“金招牌”。

· 深圳文旅建設 ·
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改革開放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與活力,蓬勃發展的深圳,依靠創新的文化旅游資源,實現了文化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中國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成功模式。
如今,深圳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也是彰顯嶺南文化魅力、樹立當代中國良好形象的一扇重要窗口。從文化立市,到文化強市,深圳展現出自身在提升文化軟實力方面的勃勃雄心。
未來,深圳將會繼續深入推動文化與旅游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