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市民休閑養生的山
近日,筆者走進東莞樟木頭觀音山,這里自然環境清幽,風景秀麗如畫,空氣清新宜人,珍禽異獸時有出沒,晨鐘暮鼓聲聲不息。這里就是東莞市民的森林公園,休閑養生佳地。
觀音山一直以來大力弘揚森林文化、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實現山川秀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森林的社會效益,憑借自身優勢和后天改造,成為“南天圣地、百粵秘境”、“天然氧吧”和“嶺南第一福山”。
在生態環境越發脆弱,遭受破壞所造成的后果日益顯現的當下,人們越發依賴城市森林。觀音山17年堅守一座山,也為世人圓了一個綠色的夢境。
6月24日,天氣進入燒烤模式。市民周逸清躲進避暑勝地觀音山,停歇在觀瀑臺涼亭,山谷的風送來一片清涼。觀瀑臺前可見奇偉壯美的36級瀑布群,連綿的群山郁郁蔥蔥,再遠處是樟木頭鎮鱗次櫛比的高樓,小鎮就倚靠在蒼茫的觀音山腳下。
開車不用很久,就可以進入這座城市森林公園,沐浴森林浴,感受山谷清風,周逸清說,這讓她覺得作為東莞人很幸福,這樣一座城市“綠肺”就在身邊,可以隨時來此健身休閑、納涼消暑。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直被社會各界公認為美麗的多面體瑰寶,18平方公里的原始次生森林,似一顆嵌入東莞工業帶的生態文化明珠。這里峰叢環繞、植被茂密,常年云霧繚繞,景色變幻莫測。這里不僅是東莞市著名的景點,國家AAAA級景區,吸引著大量外來游人,更是東莞市民休閑健身、祈福養生的重要基地。每日像周逸清這樣自駕來觀音山休閑行走的東莞市民非常多,尤其是節假日,景區日接待量達到5萬人次左右,這里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座市民的休閑放松的福山。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直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原則,經過17年的發展,如今公園內基本保持著原有的地貌和植被。景區管理方曾請來國家林業部門的專家考證,這里動植物資源豐富。園內現有1000多種植物,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22種,其中有7種國家瀕危保護植物,是東莞地區發現國家保護植物數量最多的景區;動物有獸類、飛鳥類、甲殼類、昆蟲類等300多種。
“有比較大型的野生動物,像野豬;觀音山景區還有2座山頭是沒有開發開放的,還處于原始處女地狀態;而你在林蔭步道深處隨處可見到黃檀香、鴨腳木、香樟木等?!本皡^管委會主任陳景玉介紹說。在慈云閣原始森林中集中了樟科、殼斗科、???、山茶科、蕓香科等科屬為主的植物資源,還有國家保護的瀕危植物粘木、白桂木、蘇鐵蕨、土蠶霜、金茶花、野茶樹等。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直都悉心地保護著這些原生態林木,目前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絕對是遠近聞名的天然氧吧。
“每一個登山的人都會明顯感覺到,觀音山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充沛,自然環境非常好?!标惥坝裾f,景區為方便游客登山、人車分流,專門修建了長達6公里的步行棧道。市民非常喜歡666級曲徑的“菩提徑”以及林海松濤的“森林浴”。
作為城郊型森林公園,觀音山像城市“綠肺”改善著區域小環境。陳景玉說:“一般城市里的負離子含量在3000個/立方厘米,而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空氣清新,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超過6000個/立方厘米,瀑布區甚至達到2萬個/立方厘米以上,所以,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對東莞地區空氣質量的改善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span>
一座充滿情懷的山
觀音山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景區內群山連綿、林木蔥郁,擁有全東莞保護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但守護好一座山并不容易。
17年前的觀音山,只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荒野之地,雜草叢生,人跡罕至。1999年,公司接手以后,在生態文明建設、森林資源保護、科學有序利用等方面,觀音山森林公園一直走在行業的前列。陳景玉介紹說,觀音山本著“以保護優先、適度開發、長久建設”的開發理念,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改造林相、林木撫育、除蟲防火,對古樹名木建案立冊,對珍禽異獸棲息地設立特別保護區,對水源地圈定保護,有效地改善生態自然環境。
“觀音山18平方公里區域就有6平方公里的核心保護區,我們對不可再生林絕對是保護優先,而對速生林則進行林相改造,比如桉樹,我們會割環,不斷淘汰,更換成優質樹種,比如馬占相思樹或其他闊葉林,還有森林復綠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工作,一直做,才有今天的90%森林覆蓋率?!标惥坝裾f,今年景區又重點種植了紫薇、紫荊、櫻花、銀杏、沉香等樹種,希望景區可以四季有花開,在色彩上更富有變化?!耙苍S很多森林公園都在這樣做,但不同的是我們是自籌資金,一直堅持這樣做。17年堅守一座山,守候一個綠色的夢?!?br />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還有一座自己籌建的中國首家古樹博物館,收藏了有研究和觀賞價值的古樹60余棵。這些古樹從黃帝時代到周、秦、漢、三國、唐、宋、明,直至清末,許多古樹直徑大于1米,年輪超過500圈。通過對各歷史時期古樹年輪的分析,科學家獲得了一部廣東地區5000年來氣候變化、環境變遷、水文狀況、地質運動的編年史,還可為預測未來的氣候及環境變化提供科學依據。
保護瀕危植物、收藏千年古木,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承載了工業化進程中生態環境的修復功能,既符合綠色發展的主流趨勢,又提升了公園本身的社會價值。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經過多年森林養育,始終與時俱進,踐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充分挖掘了森林的潛質和其社會價值。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樹節、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觀音山景區都會舉行諸多“植樹活動”,把森林社會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讓市民在森林的庇護下,獲得更多。
陳景玉說:“現在普遍的認識是,看中森林的經濟價值,而忽略了森林的社會價值,很多人認識不到森林的社會價值,對森林的保護意識非常缺乏,為此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彼麄兘M織市民給古名樹掛牌、造冊,邀請小筆者探訪、組織家庭認養樹木,激發“地球村人”的使命感;景區為市民建設了樹林小木屋、攀爬設施,讓更多的市民可以走進森林、感受森林、和森林建立情感,把森林的社會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